快速增长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为了确保电动汽车充电站与中央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标准化的通信协议势在必行。在这些协议中,OCPP(开放充电点协议)已成为全球基准。本文探讨了OCPP 1.6和OCPP 2.0之间的主要区别,重点关注它们对电动汽车充电器技术、充电效率以及与CCS(联合充电系统)、GB/T和直流快速充电等现代标准的集成的影响。
1. 协议架构和通信模型
OCPP 1.6于 2017 年推出,支持 SOAP(通过 HTTP)和 JSON(通过 WebSocket)格式,可实现壁挂式充电器和中央系统。其异步消息传递模型允许电动汽车充电站处理身份验证、交易管理和固件更新等操作。
OCPP 2.0.1最新版本的 2020 版采用了更强大的架构,安全性也得到了增强。它强制使用 HTTPS 进行加密通信,并引入了数字证书进行设备身份验证,解决了早期版本中的漏洞。此次升级对于直流快速充电站其中数据完整性和实时监控至关重要。
2.智能充电和能源管理
OCPP 2.0 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先进的智能充电功能。与提供基本负载平衡的 OCPP 1.6 不同,OCPP 2.0 集成了动态能源管理系统 (EMS),并支持车辆到电网 (V2G) 技术。这使得电动汽车充电器根据电网需求或可再生能源可用性调整充电率,优化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能源分配。
例如,使用 OCPP 2.0 的 Wallbox 充电器可以在非高峰时段优先充电,或在电网拥堵时降低功率,从而提高住宅和商业的效率电动汽车充电设置。
3. 安全性与合规性
OCPP 1.6 依赖于基本的身份验证机制,而 OCPP 2.0 则引入了用于固件更新的端到端加密和数字签名,从而降低了未经授权的访问或篡改等风险。这对于符合 CCS 和 GB/T 标准的站点,用于处理敏感的用户数据和高功率的直流交易。
4.增强的数据模型和功能
OCPP 2.0扩展数据模型以支持复杂的充电场景。它引入了用于诊断、预订管理和实时状态报告的新消息类型,从而实现了对电动汽车充电站。例如,操作员可以远程诊断直流快速充电装置或无需现场干预即可更新 Wallbox 充电器的配置。
相比之下,OCPP 1.6 缺乏对 ISO 15118(即插即充)的原生支持,而 OCPP 2.0 通过与该标准的无缝集成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改进简化了 CCS 和 GB/T 站点的用户身份验证,实现了“即插即充”的体验。
5.兼容性和市场采用
OCPP 1.6 因其成熟度以及与包括中国 GB/T 网络在内的现有系统的兼容性,仍然被广泛采用。然而,尽管 OCPP 2.0 拥有支持 V2G 和高级负载均衡等卓越功能,但由于与早期版本的不兼容性,升级面临挑战。
结论
从 OCPP 1.6 到 OCPP 2.0 的过渡标志着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重大飞跃,这得益于人们对安全性、互操作性和智能能源管理的需求。虽然 OCPP 1.6 足以满足电动汽车充电器的基本操作,但 OCPP 2.0 对于面向未来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尤其是那些支持直流快速充电、CCS 和 V2G。随着行业的发展,采用 OCPP 2.0 对于符合全球标准以及提升 Wallbox 充电器和公共充电中心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5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