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你的电动车充电更快吗?关注我!

–如果你想要快速为你的电动汽车充电,那么高压、大电流充电桩技术是不错的选择

大电流、高电压技术

随着续航里程的逐渐提升,面临着缩短充电时间、降低拥有成本等挑战,而首要任务就是优化模组尺寸,实现动力升级。由于动力充电桩主要依靠充电模块的功率叠加,受限于产品体积、占地空间以及制造成本,单纯增加模块数量已不再是最佳解决方案。因此,如何在不增加额外体积的情况下提升单个模块的功率成为摆在面前的技术难题。充电模块制造商需要紧急克服。

北海电力大电流充电站大电流高压技术

直流充电设备通过大电流、高电压技术实现优异的快充能力。随着电压和功率的逐渐提升,这对充电模块的稳定工作、高效散热、转换效率等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无疑给充电模块厂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挑战。

面对大功率快充的市场需求,充电模块厂商需要不断创新升级底层技术,构建自身核心技术壁垒。这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大电流路线:推广程度低,对热管理要求高。根据焦耳定律(公式Q=I2Rt),电流的提升会大幅增加充电时的发热量,对散热要求较高,例如特斯拉的大电流快充方案,其V3超级充电桩峰值工作电流超过600A,需要更粗的线束,同时对散热技术要求较高,在5%-27%SOC下仅能实现250kW的最大充电功率,高效充电并未完全覆盖。目前国内车厂尚未在散热方案上做出明显的定制化改动,大电流充电桩严重依赖自建系统,导致推广成本高昂。

直流充电设备通过大电流、高电压技术实现优异的快速充电能力。

2)高压路线:是车企常用的模式,可以兼顾降低能耗、提升续航、减轻重量、节省空间等优势。目前受限于硅基IGBT功率器件的耐压能力,车企普遍采用的快充方案是400V高压平台,即250A电流即可实现100kW的充电功率(100kW功率充电10min可行驶约100km)。自保时捷800V高压平台(实现300kW功率,并将高压线束减半)推出以来,各大车企纷纷开始对800V高压平台进行研究和布局。相比400V平台,800V电压平台的工作电流更小,节省了线束体积,降低了电路内阻损耗,变相提升了功率密度和能效。

这是汽车厂商常用的模式,可以兼顾降低能耗的优势

目前,行业主流40kW模块恒功率输出电压范围为300Vdc~1000Vdc,兼容当前400V平台乘用车、750V客车以及未来800V-1000V高压平台车辆的充电需求;而英飞凌、特莱、盛虹等公司的40kW模块输出电压范围可达50Vdc~1000Vdc,兼顾低压车辆的充电需求。从模块整体工作效率来看,英飞凌、特莱、盛虹等公司的40kW高效模块北海电力采用SIC功率器件,峰值效率可达9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发布时间:2025年6月5日